结构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2012年4月迁入理工校区新建的结构实验室,该结构实验室主要包括结构试验大厅、南侧附建三层办公及本科实验用房,总建筑面积4348平方米,建筑总高度22.7米。目前拥有比较先进的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1660余万元,仪器设备362台(套)。实验室具备进行结构工程各主要方向的结构实验,有大型水平反力墙,试验加载台座。购置国际先进的美国MTS公司生产的六通道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实验条件完全满足拟静力、拟动力、疲劳等大型结构试验的要求。目前,结构工程实验室无论从建设规模、设备投资还是实验室的设备资源,都在河南省内位于前列。
实验室现有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博士10人。近五年申请各类科研项目46项,到账经费236余万元,在SCI、EI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41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竞赛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10余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8项。
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
1.装配式建筑结构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及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受力、抗震等整体性能及关键技术;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及钢结构配套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技术,以促进装备式建筑在我市的快速发展。
2.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
主要研究再生混凝土配制和梁、板、柱等关键结构的受压、受弯、抗剪、节点抗震等性能,提出其设计方法、构造措施等参考建议,以促进我市建筑垃圾的有效、快速、合理的利用。
3.结构健康评估与维修加固
结合大量的已建和在建土木工程,研究房屋结构因环境、灾害等引起的破坏原因、损伤评估和加固技术,尤其是矿井填满区的建筑,并研究新的评估、加固理论与技术,以减少我市受损房屋的危害,达到对其合理利用。
4.钢和组合结构节点的力学性能研究
研究结构节点抗震性能及疲劳破坏性能,通过试验与有限元理论分析,研究节点的滞回特性和不同轴压比下节点的滞回损伤规律,提出节点设计和优化节点构造措施的建议和方法。
结构工程实验室按照“校企行政立体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积极推进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建筑业转型升级,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出能够把握技术前沿、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高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为河南省及平顶山市产业和企业的持续性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