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教师始终是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我校教师龙哲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坚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耕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课堂,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

一、以生为本,提升课堂教学温度
龙哲老师深刻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才能让课程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工程地质》教学中,他始终以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为了让抽象的工程地质知识变得生动易懂,龙哲老师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将课程内容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工程地质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深耕细作,探索课程思政融入路径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龙哲老师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在教学过程中,龙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他向学生介绍工程地质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树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他还结合我国工程地质领域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广阔前景。此外,龙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他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地质工作者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三、改革创新,提升课程教学育人成效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龙哲老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构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工程地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增强,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龙哲老师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责任和担当。他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程地质人才,还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他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的力量。